這堂「醫學教育沒教的事」 課名其實是「醫者生存學」

 

作者:敦仁診所 吳佳鴻 醫師

 

攝影:吳佳鴻醫師

 

新思惟國際舉辦過大型論壇小型工作坊,參加了幾次,每次參與的心情與期待的收穫都不同:有的是聽前輩能者的經驗分享,希望找到適合自己效法學習的點;有的是學習新技巧應用,期能讓自己能力更 level up。

 

這次集結 16 位講者可謂「醫界 TED」論壇,許多講者在 facebook 上 follow 已久,或 成就突出 或 身居要職 或 歷練非凡 的各方高手,真要每個人都鉅細靡遺分享,想必都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就算一個人講一天都講不完,就如同柯大說的「要在 20 分鐘內講完這些年走過這麼多地方的心得,真的很難。」因此,能夠親臨現場,聽遍眾人精華集結,豈不快哉!

 

「堅持醫療的道路」系列,談訓練過程如何從適應不良的草莓存活下來,同時還能發展其他興趣;談惡劣環境下,急重症心血管外科的險境與因應之道,「先顧自己,再顧病人」是註定崩壞的醫療體系下之不得不然;談渡過人心惶恐 SARS 事件的心路歷程;談超越現況拓展視野、向國際取經的醫療管理,才發現世界之大,政府自以為的醫療優勢、自以為的國際醫療,其實格局早就已經遠遠被超越了;談跳脫醫院放下一切回到基層,core competence 是根本,但心態歸零與對於經營事業眉眉角角的掌握,恐怕是存活與否的關鍵;以及更重要的,人人都不能忽略的法律保護傘。

 

給生命更多的回憶,分享了醫者不一定只能待在診間看診、在病房顧病人、在開刀房開刀,更別說應付健保的無理核刪、處理不知為何的行政瑣事、製造漂亮表象的評鑑報告。「我們先是個人,然後是個醫師」,既為人,自然無法離群索居。走進社會、關心人群、追求公平正義、與社會產生更多連結,「自己的世界,自己捍衛」,若只是關起門來自搞自的,以為這樣當個醫師就一輩子安穩,恐怕會被這向下沉淪的醫療洪流給吞沒而不自知。甚至,走進那些想都沒想過的第三世界,會發現自己所學是如何彰顯其價值與意義,為自己留下無價的回憶。

 

走向不同的世界,看到在非醫學領域中,如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一份事業。興趣、快樂、自信、成就、價值並非無法兼顧,體認「生命是最昂貴的成本」,凡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創造出消費者的價值,把事情做好,keep walking,因為「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這堂課,分享了如何面對災難恐懼、面對自己的不適應、面對惡化的環境保護自己、如何提昇眼界望向國際、如何重新出發、如何與社會互動、如何追求公義捍衛自己、如何面對缺乏資源依舊行醫、如何結合並發展自己的興趣、堅持努力創造價值讓別人需要你。這麼多精彩內容要濃縮成短短 1000 字的心得,也真的很難,幸好有大家的心得可供回味,對於無法親自出席這堂「醫者生存學」的人而言,閱讀心得共筆也可以拼湊出精華,汲取結晶。

 

醫學教育沒教的課,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體會驗證,真要說考試時間,恐怕是一輩子,考試內容沒有極限,答題方式隨人各異,沒有任何 model 是一體適用,每個人都會走出自己的風格,評分標準是個人心中的那把尺,而評分者,是自己。

 

如果說,社會學真正的學習是從進入社會才開始,那麼,在現在逐漸崩壞的醫療環境中,行醫之路想 survive 得好,該學的其實是「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

 

 

優質分享 技能升級 新思惟國際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