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答案

 

作者:慈濟大學 醫學系 林書蔓

 

01_LinSM

 

我從小就是個乖乖牌,國小念書就為了日後好銜接國中而做準備,升上國中之後就努力往明星高中邁進,面對大學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沒有太多的絕對,既然父母都這麼期待了,歷屆學長姐的志願排行也是醫學系為優先,那麼我就考醫學系吧,對醫生的認識也不過於電視劇,把幻想當作理想。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我就這麼考上了!

 

醫學系七年時光,「考試」、「休閒」以及「實習」,三者有如齒輪般地轉動,緊密地嵌合,轉著轉著,磨合磨合,就這麼度過了。從小習慣仿效所謂的「目標」,不管是自己設定的也好,或者是父母的教育也好,突然間變的不明確,必須要自己作主了。

 

於是我就從醫學院的老師們之中,尋找自己適合的一條路,可是問題也一一浮現了。

 

走五大科好了,可是理想被現實的鏡子一照,照出了太多的疲累,照出太多不合理,變得不美麗。走研究好了,可是這個學術森林中,高聳入雲的樹太多,自己有如小灌木般,能分到多少陽光呢。出國好了,不同的文化中我能被認同嗎。如果一頭栽進醫生的生活,我能給我的家庭多少呢?再者,醫生就夾在政策與法人之間,巨輪一轉,政策一改,我又該何去何從?

 

面對這麼多的問號,沒有教戰手冊,只留下原地踏步,搔頭困惑的我。

 

那也是一個值班的晚上,我決定去找到問題的答案,花點錢報名這堂課,讓我在橫衝直撞之前能有個紅綠燈,能讓我知道可不可行。

 

十六位演講者,裡頭也正巧有我之前在醫院實習遇到的老師,老師們這回幫我上了叫做「選擇」的一堂課。

 

十六種人生,教我的是一種規劃,是一種多方設想,權衡利弊的方法。因此,我知道未來生活的重心;

 

十六種經驗談,教我的是一種從死胡同中,如何再開創另一條路。因此,我學習一種遇到挫折,轉念的方法。

 

十六個故事,教我認識自己的方法,沒有所謂的趨勢,因為自己就是主人。因此,我找到自己的特質,原來我可以用這個小小的特質和我未來所選擇的科別互相謀合,這也是我未來能發展其他觸角的基礎,因為我的人生並不是只有「當醫生」。

 

十六種目標,教我的是一種樂於改變的精神,沒有必要在自己不喜歡的環境中,蒙著眼,摀住耳。因此我學習到,醫師的觸角並不只有醫病,可以更深更廣。

 

最後我學習到「優雅」和「態度」,我會對自己誠實進而散發出自信,不再空想,就化諸於行動吧!選擇錯了,又怎樣,誰說路只能直行呢?

 

課程結束,雖然對我的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或許答案也不只有一個,但我能為自己下個屬於自己,找個合適的答案。也許幾年後,這個答案也許也不適合了,但我會勇於改變。

 

 

優雅與態度 新思惟國際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