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著十六種不同的價值 衝撞我的頭腦

 

作者:花蓮慈濟醫院 教學部 洪聖凱 醫師

 

Meed2014

 

一開始知道蔡依橙醫師,是在兩年前參加台北放射醫學會舉辦的暑期活動當時就覺得他的演講很激勵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句話是「了解自己,是讓你這輩子能夠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人,那就不用玩了。」後來陸續有追蹤蔡醫師的資訊,但一直都沒有緣分再去參加。

 

我本身是即將畢業的醫學系七年級學生,很快就要面臨離開學校,不論是 PGY 訓練或是當兵都是很大的轉變。蔡校長說我們心目中以為的社會可能是巴伐利亞的新天鵝堡,但實際上是散亂沒有秩序的巴別塔。

 

 

十六種不同的價值衝撞我的頭腦

 

黃寒裕醫師 和 賴奕菁醫師 是我所實習的醫院先前的醫師。賴醫師提醒我除了要有合理的薪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累積自己無形的資產。在腦子裡的歷練是誰也奪不走的。看似順利的中年開業,其實是很痛的「砍掉」,加上很累的「重練」。

 

陳志誠醫師讓我知道捨與得的重要。你要知道什麼是自己絕對不能放手的事物,那麼,你就會知道其實什麼是可以放下的了。要了解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分配是門藝術。認真看待溝通這件事會過的比較好。我對他說的「不管我有沒有在關心你,你都覺得我在關心你」尤其印象深刻。

 

 

選擇自己要的以及不要的

 

趙鈞志醫師問大家有多少人想過要參加像是 MSF 或是其他海外志工的工作?包括我在內,很多人舉起了手。趙醫師又問大家,那實際去過請站起來,只有一位。為什麼不去?趙醫師的答案很樸素,很真實,他的理由是「我想去,而且我能去」。他不想等到他想去但是不能去了的時候再來後悔。

 

劉育志醫師和白映俞醫師也提到了和陳志誠醫師很像的觀點:人生沒有全拿的。幸福快樂在於你所關注的事物而非全部擁有。自己的性命要靠自己搶救。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我們也不知是個看病的人。

 

在行醫選科間的拿捏我還是覺得很困難。像是李紹榕醫師就告訴一位聽眾,趁小孩還小的時候趕快發展事業吧。是醫學上的發展重要,還是陪自己的小孩重要。但是除了多花時間陪小孩,更重要的還有經濟上的考量。像是對受僱醫師來說足夠的工作時數,才會有足夠的金錢來養小孩。

 

蔡校長說讓你的人生成為「投資」而非「開支」,比喻真是精闢。讓你的老闆覺得找你來是一種投資,你就擁有可以和老闆談論理想薪資對待的條件了。

 

 

要做,就「優雅」的做好。

 

這就涉及到個人的 branding。不是只有公司或是集團需要 branding。個人也要有個人的 branding,不易建立,又容易失去。創造自身的品牌價值是很重要的。蔡校長的 PowerPoint 做的真的很簡潔明暸。除了放大字體,還用不同的顏色來強調重點。最後把其他顏色都消去了,留下鮮黃的「創新」。

 

在短短的一天內吸收到各方大師的心要有如醍醐灌頂。期許我自己可以在未來的路上有更好的應用與發展。感謝新思惟論壇的全體工作人員用心規畫這個活動。希望我們可以很快再見面。

 

 

想法的創新 觀念的衝擊 新思惟國際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