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是個「人」然後是個醫師

 

作者:黃信中 醫師

 

黃信中醫師攝影

 

專科醫師訓練結束後,當了幾年的主治醫師,人生卡關的感覺愈來愈強烈,我的人生 (工作的部分) 應該從考上醫學系以後就一路往下,而且還不知道探底了沒有。世界從來都不是我預先設想的那樣,唸醫學系不是,當住院醫師不是,而主治醫師更是讓我徹底幻滅!

 

當我以為我給病人很好的照顧的時候,醫院或科部要的是業績、是評鑑和美麗的報表,完全不關心你醫術好不好或對不對,只要不要有投書、不要有糾紛、核刪少就好,很多醫院都把績效和應付評鑑當成醫師最重要的價值;更不要說令人非常挫折又無所不在的世代剝削!

 

那是不是至少我有好好照顧病人,就可以繼續欺騙自己了呢?事實是,病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和我們認為真正的好醫師,常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所以我的人生卡關了……

 

卡關人生,每天都很茫然,很想卻找不到出口。

 

參加完這次的活動,僵化的腦袋到現在還一直轉個不停,有很多想法,慢慢好像有整理出一些東西。每個講者都有著絢爛的人生,非常耀眼奪目,他們都曾經是非常優秀的醫師,但因為某些原因也都不再只是醫師,聽他們陳述自己的心境轉折和人生風景的改變真的非常令人沉醉,生命的困境,是否能轉出更美麗的景緻,和自己的決定做法有很大的關係;每天常常想忍一下就過了,可是忍著忍著,也許一生就冤枉地過了,也許某一天一個甚麼事就毀了一切。

 

醫學生大多從小習慣照著別人畫給你的框架長大,也都長得很茂盛,長得跟框架一模一樣,竟然還洋洋得意,而這幾位講者都一再告訴我們走自已的路,創造自己獨特的價值,才是找到未來的唯一途徑。

 

繼續留在體制內的人就要有體制內應變的方法,而體制外的世界是無限的寬廣的。醫療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寄託和責任!

 

遁入醫療巨塔太久,讓人逐漸遺忘外面還有一個非常巨大又繽紛 (危險?) 的世界,不敢走出去,甚至忘記除了醫師之外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人:有家人、有情緒、有愛有恨、有夢想、會累、會生病、會害怕、會擔心,還有個糟糕的社會國家需要去關心……

 

課程尾聲,望著課程主題中央:我們先是個「人」,然後是個醫師。

 

突然掉到回憶流裡,考完聯考的那個一切似乎都非常的美好暑假,成績考到了,開始考慮要不要念醫學系 (咦?不是想念醫學系,所以努力考到好成績,現在突然覺得有點哀傷),去參觀大學科系博覽會,突然手上被塞了一袋資料,上面寫著「陽明大學醫學系」,裡面掉出一張卡片上面寫著《Be a man before you be a doctor》,這張卡片彷彿有魔力一般讓我反覆想了好幾天,心裡想著

 

「ㄟ…我可能有機會變成一位醫師耶,好崇高的感覺喔!」

 

以為所謂「人」就是「完人」,要付出奉獻犧牲自我,為他人服務,才取得當醫師的基礎呢!(真是被中學教育洗腦的天真蠢高中生) 哇!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這樣嗎?然後就自我感覺良好的走入這一行。

 

夢醒時分,驚覺我思想偏差,卻已經過了好多年!

 

當醫師的確是建立在人性的良善面,但絕對不是犧牲一切去成就「醫師」這個職業,面對自己的弱點和限制,了解人性的黑暗面和光明面,體認除了臨床醫師以外身為公民或「人」應該有的態度和責任,世界無限寬廣,千萬別被看不見的醫療框架侷限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Keep walking!我們先是個「人」,然後是個醫師,這就是醫學教育沒教我們的事!

 

 

Keep walking! InnovaRad.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