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思惟論壇 講者 柯紹華 主任
要在20分鐘內講完這些年走過這麼多地方的心得,真的很難。
不只是難在自己只有講課但卻沒有演講的功力,而是這些年的許多經歷與心得,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小地方與小故事當中去發現和體會,並不是那麼明顯的一眼可見及明白。
真的是要非常感謝蔡校長給我這個機會,把自己過去這幾年走過的足跡 review 了一遍。當自己在 iPhoto 當中順著時間序列一張又一張的翻著這些年的照片時,心中的驚訝是「天啊,我這幾年竟然做了這麼多的事情」,更驚訝的是看著照片中的自己從青澀到成熟(再到開始老去)。
先來講 Q&A 時間中學員提問的關於 Don’t be too smart。學員們很聰明,這是我隱藏在投影片當中給大家的禮物之一。這句話其實原本的出處是美國學者 Prof. Robert Axelrod 在他最著名的著作 Conflict of Interest: a theory of divergent goals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politic裡的兩段話:
“Nice, provocable, forgiving, and clear.”
“Don’t be envious. Don’t be the first to defect. Reciprocate both cooperation and defection. Don’t be too clever.”
— Robert Axelrod
就像另外一位講者所提到,「管理學的字眼在沒有體會之前,看起來都像是屁話」,這幾個字就算是賽局學者經過了數學模型的演繹與行為經濟學的驗證,在沒有深切體會之前,其實都不會感受到這短短幾行字的威力。就像絕世武功祕笈一樣,每隔一段時間看這段話,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段話就留給大家和大家的未來一起成長。
另一個隱藏版的禮物是「Innovation-Investment-Improvement and/or branding」。大家在醫學的專業上,常常都是在 Innovation 的這一端,就算是跨足管理階層,也是在 Improvement 這一腳努力。但是這三個 I 就像是三隻缺一不可的鼎柱,沒有這三支柱子的基礎,就很難燒出 Branding 的這鍋好菜。沒有 Branding,就很難談價值傳遞,價值提升,定價及獲利模式。台灣的產業為什麼會一直停留在代工模式,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未來大家不管是在經營個人無形品牌,或是成為管理階層在領導組織,一定不要忘記這個模式。
昨天演講中推薦各位多往一些國外的場合去走走,最主要的就是,在台灣很難有機會把 Innovation, Investment 和 improvement 的人同時湊在一個空間裡。就算是靠人脈經營,也很難去比較尋得的資源優劣。但是這些機會,在 國外的論壇 和 會展場合 就很容易有新事業育成的土壤,有心創業的學員們可以多試試。至於這四個元素該怎麼運作,背後就各有一大套道理和學問了。
最後要和大家提的是,離開台灣,真的是不得已。每次在世界上到處晃,回到台灣都還是覺得台灣好吵好亂好可愛,但是,也更心痛這樣一個原本這麼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怎麼會被搞成這個樣子。原本在今年之前,我是真的已經幾乎對台灣失去信心,打定主意要離開的了。但是經過了過去這一整年 公民意識的覺醒 與 公民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年輕一輩對自己命運掌握的吶喊,又讓我在即將下沉的鐵達尼號中,看見了一線生機。
這個生機未必是撥亂反正,未必是去正面抵抗那個巴不得這艘船趕快沉的邪惡黑暗勢力,而是看見我們或許可以一起努力,不用跟著這艘船一起沉的希望。
Together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We Together.
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不一樣的體會。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