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呢?

 

作者:鄭安斌 中醫師

 

祝各位 找到自己的路

 

剛上網 google 一下,這是我第四次寫新思惟國際活動的心得了。從 100 人左右的「年輕世代優勢何在」,到一天 $ 21,000 的「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300 多人一起參與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一年多以來,我見證了一個新型態教育組織的成立,見識了各種高手,從中知道他們是如何培養專業,也開始學習思考生命與生活的多種可能性。

 

新思惟國際,你們還打算告訴我什麼呢?

 

在「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中,十六位講者帶來十六個主題、十六種演說及簡報方式、十六段人生的故事。對我來說,他們共同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些「跟醫學相關」但「醫學教育沒教」的事,都是你的人生。

 

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呢?

 

林秉鴻醫師在引言時用親身經歷與獨家照片,訴說歷經 SARS 和平封院事件後,在恐懼與希望間,如何繼續堅持醫療的道路。

 

黃寒裕醫師及賴奕菁醫師告訴我們,各自有著不同目標的一對夫妻,為何在主管、學位、SCI 論文都到手之後,毅然決然離開醫院,回到故鄉開業,「滿分歸零」。

 

陳志誠醫師告訴我們,為什麼在住院醫師期間換了三間醫院訓練的草莓,卻又可以待在現在的醫院九年。為什麼沒有教職、沒有學位、沒有論文,卻是醫院核心部門主管。在阿里山山地醫療的日子裡,身為家醫科醫師遇過虎頭蜂、蛇毒、車禍重傷、在颱風天接生,忙碌的生活又為何能同時學習咖啡拉花、製作生巧克力、運動瘦身。

 

李紹榕醫師及倪秋華法務長告訴我們,在心臟外科這種傷亡慘重的科別行走,當「告人是權利,被告是義務」,該如何趨吉避凶。Danger is REAL, but Fear is a CHOICE。除了娶個律師老婆外,該有哪些其他選擇。

 

柯紹華醫師告訴我們,在 2008 年開始,去了上海、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北京、東莞、湖南、杜拜,參與了 JCI 評鑑、學會設計醫療園區。這樣經歷的人告訴我們,走向國際,該怎麼走?走去哪?

 

邱建勳醫師引言的部分,恰如其分且幽默的帶出三位醫師的特點。

 

趙鈞志醫師參與了無國界醫師將近兩年的任務,去過南蘇丹、阿富汗。很多人都想參與無國界醫師等長期志工的行列,趙醫師思考了哪些後他出發了?他又為什麼想去?

 

柳林瑋醫師告訴我們,從參與「公益」到參與「公義」,從外國學歷事件到洪仲丘事件,如何降低公民運動的參與門檻,讓大家學會爭取自己的權益,讓社會有更好的制度,能夠更共善、包容。

 

張志華醫師分享在成大林彥廷醫師及奇美蔡伯羌醫師兩件過勞事件後,醫勞盟為什麼要成立?關於病人安全與醫療勞動權益,身為醫師的我們可以做什麼?

 

蔡欣宇醫師的引言,彷彿回到一年多前參與「年輕世代優勢何在」研討會,三位講者在經過了一年多後,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新啟示。

 

劉育志醫師及白映俞醫師告訴我們,學校沒有教的是「評估風險、成本、收入」;老師也不會的是「如何取得平衡」;故意不教你的是「你是人,不是機器」;自己要知道的是:「你不只是個看病的人」。除了時間規劃,在「生命配置」上,除了金錢之外,你打算替自己累積什麼?

 

綠角醫師分享從 2006 年起,為了興趣開始研究理財,從中文雜誌、中文理財專著,進一步到原文書、專業學術期刊,「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一千五百篇以上的文章吸引了一萬五千位訂閱者,做為台灣指數化投資的推廣先行者,綠角醫師笑笑的說:「那就是一開始沒有什麼讀者要看的意思」。該如何把興趣發展成第二專長,他的答案:Keep Walking

 

壓軸的蔡依橙校長,分享了三個創新模式的秘密:(1)如何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 (2)如何成為投資而非開支 (3)如何優雅的把事情做好。

 

所以,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呢?

 

 

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呢?新思惟國際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