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問答] 相信自己:從 適應不良的草莓 到 核心部門的主管

 

作者:陳志誠

 

陳志誠醫師 facebook

 

Q:如何兼顧家庭、臨床工作、研究與副業休閒?臨床工作幾乎佔據所有的時間,如果起步時不努力,未來勢必難長進。如果不為真正的生活或家人留時間,未來勢必會後悔。應該怎麼拿捏?

 

A:這個問題,跟要我在一餐裡面,同時吃下 12 吋批蕯,雙層漢堡,大杯可樂,還有 8 塊雞的全家餐,這樣的情形差不多。不是每個人都有當大胃王的能耐,就算這一餐真的吃完了,有辦法吃幾天呢?

 

請先列出優先順序吧,每個人最在意的事情不同,而且需要投入的時間及程度也不同。例如:小孩一歲時所需要的,和小學三年級所需要的方式及時間就不同。而這些,會決定真正需要的時間大約是多少才足夠。如果臨床工作已經佔據了所有的時間,可以試著改善工作流程,或者找時間較充裕的另一個工作場所,也是一種選項。

 

起步時的努力,請先確定好方向,不然就成了「白努力」。我們在職場上面對的,常常是耐力跑而不是百米賽跑,作出較長時間的規劃是很合理的。

 

相信會說出「如果不為真正的生活或家人留時間,未來勢必會後悔」的人,跟我一樣,認為小孩的成長是不等人,家庭生活也是需要經營的。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事,也許可以跟家人商量看看,有另一半的支持及認同,在事業上衝刺的時候,會更有效果。

 

最後,有件最重要的事您忘了寫:「健康」。請照顧好你自己,沒有了健康,上面這些,就什麼也不是了。

 

 

Q:醫療工作最吸引您繼續從事下去的原因?

 

A:如果您問我的是「醫療」,那我也許會說:救人、幫助人,是一件讓人很有成就感的事。但是,如果問我的是「醫療工作」,那麼,我會說:因為我找不到其他這麼高薪的工作。

 

當你投入了 7 年的大學生涯,至少3年的住院醫師,再加上也許 5 年的主治醫師經歷,加一加,哇!15 年了!15 年投注在一樣事情上,也代表一件事:你少了 15 年投注在另一件事情上。在現代分工這麼專業化的年代,離開了醫療這個行業,我還能創造出多少價值呢?

 

當然,醫療工作的內部有很多不一樣的領域,可以繼續走臨床、可以創業、可以研究,還有行政工作也是一個方向。所以,我還是做醫療工作,不過偶爾會換換領域。

 

 

Q:醫師如何調適工作上的挫折?如何面對難以溝通的醫院高層?

 

A:挫折有大有小,來源也非常多樣。人生挫折難免,要把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汙點也行,要看成是改善的方向也行。我的話,一路上遇到的挫折也不少,難過個 2 天就好,趕快想解決及改善方案比較實在。

 

關於如何面對難以溝通的醫院高層,我認為這個問題,跟「如何面對難以溝通的先生(老婆)」 是差不多的問題。如果已經認為對方難以溝通,那麼我相信對方也會這麼認為,不知道你們雙方有沒有離婚(離職)的打算啊?

 

如果還是想留下來繼續努力,那我建議請先看一下,對方要的是什麼。相同的一件事,你們看的角度差別太大,打算處理的方法跟想要的結果完全不一樣,這樣要談出個結果,當然就很困難了。

 

溝通的時候,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比起期待對方能用我們的角度看事情,會可行很多。當然不是一昧的配合對方,而是先了解他們要什麼,再從裡面找出可以談、或交換的空間。如果技巧更好,幫忙分析他的厲害關係,找出一個雙方都認同的新方案,也不是不可能達成的。

 

當然,如果您打從心裡認為這傢伙是個爛人,不想跟他作任何溝通,那我建議,開始找下一個可以去的地方,也是種實際的作法。

 

 

Q:目前各個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名額大都飽和,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尋找下一個工作地點時,要考慮什麼?

 

A:要找下一個地方,請先考慮 3 件事。

 

第一是,你最想要什麼?要更高強的武功?要更多的錢?還是要更多的時間?每個人想要的事情不一樣,所以得先決定您想要的是什麼。不然,您覺得去大型財團醫院,但想擁有更多的時間,這樣的作法如何呢?

 

再來,請先作好調查。就算是相同科別,每家醫院的發展重點不一樣,文化也不相同。如果您對寫論文沒興趣,卻到了一個用論文決定您升遷的地方,您確定要過去?人事問題也是大多數人離職最常見的原因。所以,調查清楚那邊的風評,真的很重要。

 

最後,台灣不是只有都會才有醫院,很多地方都還有缺,只是不同地區的生活資源不同,可以想想自己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如果你對各種地區的接受度很高,那恭喜你,可選擇性就很多。如果非天龍國不居,那也是一種選擇,只是自己要妥協的部分就更多了。

 

 

Q:中生代中高階主管,比起年輕主治醫師,生活與工作收入還算穩定。但面對醫療崩壞的浪潮,除了坐以待斃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嗎?想做改變,面對已經失去的精神與體力,有點力不從心,想請問是否有不一樣的想法與做法。

Q:對於本次活動講者們久仰大名,令我最欽佩的,便是打破醫生只能看病開刀、跟健保對槓的天職(或是原罪?),擺脫這樣的傳統思維,開創各自實踐夢想的一片天。對於選擇了同學同事眼中的「小科」、「爽科」,但對於家醫科的方向起初覺得寬廣,但又感覺自己漸漸變得梧鼠技窮,總是略懂。如何在打破傳統的思維、走出一條值得付出心力的道路呢?

 

A:能作到中高階主管,通常也代表著,對於現行的制度,其實適應得還算不錯,而且投入的時間及精神也有一定的程度。當然,看著未來似乎一直往下坡走,那種不安全感是一定會有的。

 

我個人的想法是,先分析好自己的狀況,還有所待組織的競爭力究竟如何?

 

如果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所待的組織也有長期存活的能力,那麼這份工作頂多是條件變差,不會消失。健保是個每年 5 千億產值的怪獸,雖然醫療受到它的控制,施展不開手腳。但是反過來想,醫療不需要作任何行銷,健保也會每年供給 5 千億進這個產業,這是一個雙向的關係。所以就看「坐」在那裡,看您能不能接受相關的條件(例如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方式等等)。

 

當您從台中坐高鐵往北走,卻告訴我不想到台北,可是又沒力氣走下車去換車,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連動都不動,是不會有人準備好禮物送上門來的。

 

所以請下個決定,要作改變嗎?如果是,那麼,我開的處方是:

 

  • 精神,在日復一日,做著不想作的事,會慢慢磨損,建議服用「興趣」大補帖。
  • 體力,在日復一日,坐了好久的時間,會慢慢變差,建議服用「運動」大雄丸。
  • 每週花 1 小時是改變,每週花 10 小時也是改變。
  • 但不論如何,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有進展。Just Do It.

 

 

Q:在醫院 training 的過程,常常會被很多行程推著走,總是覺得喘不過氣,很希望能有個方法來試著轉換心境或是念頭,讓這些變得的不再這麼沈重,請問過來人前輩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分享?

 

A:當我想像著手上的啞鈴像是羽毛一樣輕的時候,它還是很重啊><。

 

我的建議是:請先改善時間管理,讓雜務佔的時間減少,或從中找到學習的可能,讓無聊的事也有學習的意義。重覆的流程,在別人覺得你不清楚的時候就先多問,弄清楚整個的流程,以及出現意料之外的事要找誰幫忙,可以讓整體運作順暢。如果你有機會安排行程,請讓它可以人性化一些,浪費大家時間又沒什麼收獲的,能省則省。

 

最後是我的大絕招:我換了 3 家醫院才完成 training 啊(要不要換人來回答啊><)

 

 

Q:走出自己的路是必然的方向,但是在體制下如何和龐大老舊的官僚系統搏鬥?如何獲得更多資源呢?

 

A:和龐大老舊的官僚系統搏鬥?我個人建議,看可不可以投降輸一半,這條路太辛苦,而且風險很高,代價不明。如果真的想這麼作,我建議先參考最近的「太陽花學運」的歷程,或是指定參考書籍,池上遼一作的「聖堂教父」。

 

走出自己的路,通常跟龐大老舊的官僚系統所想達成的任務差很多。而且一個系統形成久了,它會自成一種如生命體般的架構,持續往原定的路前進,一直到發生重大事件,才有那麼點改變的機會。如果要將自己的時間和能量放在跟這樣的組織搏鬥,我會選擇直接到市場上開創自己的領域。至少,心情會好很多。

 

我們在「健保計劃經濟體制」之下久了,以為資源就是這樣「被分配」的。但是,台灣其他領域,資源向來都不是這樣取得的。證明自己有價值,提供對他人有用的服務或商品,盡量避開競爭太過激烈的戰場,就有機會拿到資源。

 

 

Q:我想做個好醫師,但很艱苦。如何把自己擺在對的位置?

 

A:請容我先假設這題問的是「如何在現行醫療體系內,找到能幫助其他人最多的地方?」而不是「如何在現行的醫療體系內,找到輕鬆過日子的地方?」

 

我相信還留在台灣醫療體系內的醫師,都是好醫師,但是要不要考慮當個「有現實感的好醫師」呢?

 

所謂的現實感,就是體認到「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例如說,一個人最大的限制就是一天只有 24 小時,命也只有一條。我也很想學會火影忍者裡面的「影分身之術」,可惜學不起來。

 

現在的醫療,就是個資源很有限的環境,不論是人力或是時間。

 

請先顧好自己的身體,如果倒下了,那麼之後連想幫別人都幫不了。再來是找出自己有興趣或相對於其他人而言,更有優勢的部分,這樣,在累積及投入的過程,會更加快速。最後,請找一個您願意去,而且最需要您的地方。願意去,代表的是您能接受的環境的下限(薪資、區域、工作環境、離家人遠近)。

 

最需要您的地方,是可以發揮所長,而且會更受到尊重。用已知的風險,去搏一個更大的願景,也是一種可能。

 

 

Q:在台灣的爛健保制度下,如何保有對醫療的熱情、對人生的探索以及自我的追求?

 

A:請先讓我把問題重覆一次:「要保有對醫療的熱情、對人生的探索以及自我的追求,如何用爛健保制度給的錢來支持?」是這樣的意思沒錯吧?

 

健保是一種給付制度,簡單說,是一種資源分配的方式,而它,也是台灣現行體制中最接近計劃經濟的一個,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的問題。

 

對醫療的熱情、對人生的探索以及自我的追求,是個人想追求的目標,如果和健保的目標相同,那恭喜你,作就對了。

 

但是,現行健保想作的,只是要穩定社會,提供民眾有醫療就好,所以發展高階技術,反而會被健保綁手綁腳,施展不開。

 

如果您個人追求的目標,可以符合許多人的需求,建議往自費市場移動,開拓一片自己的天空。或者,想辦法從健保裡面挖錢,來作為執行自己目標的資金,也是一種方法。

 

 

本篇發表於 課前問答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