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之後

 

作者:台中榮總 家庭醫學部 朱為民 醫師

 

Meed2014

 

2014 金曲獎入圍名單甫揭曉,李宗盛僅憑一首單曲《山丘》即入圍四項大獎,C/P 值之高令人乍舌。最近反覆聽著這首歌,聽著聽著聽出一些感傷來。其中的一段歌詞,是這樣寫的:

 

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

無知地索求 羞恥於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個山丘

 

在每日反覆重複的醫療工作中,在前人設定好的典型道路上,我們是不是也不知疲倦地,設法翻越一個又一個山丘?從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從教學、行政、研究……我們是否沒有機會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想要翻山越嶺嗎?亦或者,我們其實渴望大海?

 

還好,我們有新思惟

 

《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講師們一字排開,就知道這次蔡校長不是在開設一個《第一次翻山越嶺就上手工作坊》這麼簡單而已。有的講師們早已跨越了無數山頭,而他的眼界已不再是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了,他看到的是自己,是自己的生活,家人的生活。

 

放下一切權位至基層開業的賴奕菁/黃寒裕夫婦(「薪水是別人給的,你只是個打工仔!」)或是多方發展個人興趣的陳志誠醫師(「東西好是不夠的,發展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需要很多條件。」);有的講師早已盤據山巔之上,想方設法傳授經驗給還在登山的後輩們,如持續救死扶傷之際仍正面迎擊惡家屬的 李紹榕 / 倪秋華 夫婦(「失去的快樂,要自己拿回來。」);抑或是,對台灣的山脈已無法滿足,極力想看看其他國家的山丘的講師,如對國際醫療脈動精準掌握的柯紹華醫師(「Don’t be too smart!」)。

 

無國界醫師趙鈞志(「重要的不是我為什麼要去,而是,為什麼不去?」);有的講師儘管還剛剛要準備開始往山上出發,而他的視角已經擴展到了山下的那群人,如柳林瑋醫師(「我們先是個人,然後是個醫師。」);或是不斷爭取醫療勞動人權的張志華醫師。(「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更有甚者,有的講師們眼光已經不止於那一座又一座山了,他們投入大海中自在的悠遊,如產量豐富的作家劉育志/白映俞夫婦(「生命,是最昂貴的成本。」),自學理財達人綠角醫師(「慢慢走下去,路就會顯現出來。」),當然還有蔡依橙校長。(「要做,就優雅地把它做好。」)

 

這麼多不同視野、不同成就的講師,為單純典型的上山道路做了各式各樣,不單純也不典型的指示牌。路,並非只有一條。山,也不只有一座。

 

感謝新思惟,讓我們可以開始覺察自我的重量、世界的平衡,以及,那一片大海的美好,在山丘之後。

 

 

陪你看世界 新思惟國際

 

 

本篇發表於 心得回饋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